
本报记者 裴龙翔 本报通讯员 周娟贵阳股票配资公司
走进中建五局安装公司上海滨江项目施工现场,“上海工匠”姜峰正带着班组人员对风管焊接口进行毫米级精度检测。“焊缝差0.5毫米都会影响系统寿命。”他边说边用游标卡尺反复测量。这位暖通高级工程师从业17年来,始终保持着老师傅传下来的“较真劲”。
2009年那个闷热的夏天,是姜峰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当时,姜峰刚来到上海的一个商场项目。
夏天,正是商场空调的使用高峰期。为了确保空调系统安稳运行,还是技术员的姜峰每天跟着熊师傅爬吊顶、摸焊缝,排查质量隐患。刚开始,姜峰觉得熊师傅的方法太“笨”。但1个多月相处下来,姜峰被深深地折服。比如说四五米高处的管道,姜峰用眼睛观测判断有没有漏水,熊师傅则必须拿一把梯子,爬上去用手全部摸一遍,才做出判断。他甚至爬进吊顶内部,里里外外全部看一遍,才觉得放心。在熊师傅的坚持下,许多细小的问题被一一发现,规避了更大的损失。
“熊师傅的‘笨办法’给我上了一课,质量把控重在细节。”姜峰说。直到现在,他仍然经常把熊师傅的故事讲给刚入职的年轻人听,也把它当作创新工作室的“第一课”。
姜峰也用这样的“笨办法”找到了创新的“好方法”。
2020年,中建五局安装公司华东分公司承接了南京西路的中信泰富广场更新改造项目。“这是我们在上海承接的第一个旧改项目,也是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发现了旧改领域巨大的市场。”姜峰知道,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站稳脚跟,一定要有绝活,要能为市场创造价值。
项目启动后,姜峰带领创新工作室的青年围绕老建筑更新改造中的施工重难点,自主研发出《大型商业综合体机电工程更新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创新成果。其中仅是“新旧系统耦合绿色节能技术”一项,就让老商场空调能耗直降30%,每月节省电费20万元。这项成果最终获得中国安装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此后贵阳股票配资公司,姜峰引导团队在技术创新道路上一路前行。截至目前,工作室已获得1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4个创新工法,并孵化3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创造经济价值3000余万元。
微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